查看原文
其他

“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安徽这场高规格大会释放重要信号

策叔 决策杂志 2023-08-26
“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开创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7月7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了一场重要工作会议

会议聚焦一个主题: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 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
今天的这场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安徽正以更大力度、更大气魄、更大决心,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形成天下英才荟萃江淮的生动局面,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


先来看这次大会。
从规格上来看,安徽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等省领导出席。
从形式上来看,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省行政中心,各省辖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从内容上来看,会上,杨善林、田志刚、彭寿、尹同跃、吴文革、孟国文、曹仁贤等8人获颁第四届“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奖”,第15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代表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站分别获授牌。
值得注意的是,参会并受到表彰的第四届“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第十五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代表等人才,坐在了主会场靠前位置。
合肥市、芜湖市、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大、长鑫存储、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方、单位就人才工作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解读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的若干举措》,这是安徽人才政策4.0版本。
决策杂志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安徽省实施“安徽人才30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措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170万。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到安徽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徽人选择回到安徽发展,安徽人口与人才净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一种现象。
从全省来看,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人口净流入达到19.7万人,分别比2021年增加了3.9万人,比2020年增加了7.7万人,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地市来看,合肥人口净流入13.5万人,滁州6.6万人,芜湖6.1万人。2021年以来,芜湖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协同发力,大力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
为什么是合肥、滁州和芜湖?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座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人才。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才数据是,2022年,安徽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到74.2%,创历史新高。合肥更是吸纳了近10万的省内就业毕业生。
人口、人才的净流入,会伴随着智力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文化流等流动,这就是发展的新动能。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沪苏浙、粤港澳大湾区等相比,安徽还存在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供求匹配度不高等短板。

我们注意到,在此次大会召开前,安徽省委书记韩俊专门就人才强省建设专题,展开了密集调研。
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发现,韩俊先后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科38所等地实地调研人才建设情况。
比如,6月8日,韩俊专题调研人才强省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6月20日,韩俊在合肥市调研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时,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真正让安徽成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调研中,韩俊多次与师生面对面座谈交流、现场察看实验室和生产线,多次强调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关键在人才,表示一定当好“服务员”“后勤部长”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重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对于求才若渴的安徽来说,这场大会可谓恰逢其时,不仅是安徽全省人才工作的再深化、再提档,更向外界发出了“求贤令”,吹响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的响亮号角。

响亮的号角,推动安徽全省各地向着目标奋力前行。
会上,安徽明确,要在四个方面“走在前列”
在锻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列,形成“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让安徽成为引才汇智的强磁场。
在打造一流人才平台上走在前列,努力把安徽建成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重要支点。
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走在前列,通过创新链的驱动、人才链的滋养、教育链的支撑,让产业链枝繁叶茂,将安徽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在营造一流人才生态上走在前列,不断创新人才理念和思路,建设全要素汇集、全链条支撑、全周期服务的人才生态。
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
这是一个紧要课题,也是今天大会部署的重点。
决策杂志全媒体记者全程参会,强烈感受到大会给出的路径和方法。
一是海纳百川引人才。
二是多措并举育人才。
会上,特别强调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全国来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堪称标杆,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共同培养ICT(信息通信技术)人才过程中,探索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成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服务区域产业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解决了学校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在人才供需上的不适应、不匹配问题。“课证共生共长”模式被作为深圳47条创新举措之一,向全国推广。
三是千方百计聚人才。
四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这些内容,值得细细品味:海纳百川彰显的是胸怀气魄;多措并举体现的是真情实招;千方百计体现的是真情实意;不拘一格反映的是呼吁号召。
“让各类人才对安徽一往情深、来安徽一见倾心、在安徽一展身手。”韩俊强调说。

指导:张道刚  王运宝

撰文:姚成二


-- END --


图片来源:安徽日报编辑:赵晨 / 审稿:王运宝、姚成二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多部委召开座谈会,部长亲自出马,将有什么新动作?2、网红淄博发问:为什么是合肥?3、中央批准,陈新武跨省履新4、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